養生、未病先防是漢方醫學重要的醫病原則。傳承漢方醫學的精髓內涵,秉持『安全性』、『療效性』、『穩定性』的製藥精神。


昕泰生技製藥

網站首頁 > 健康訊息 > 中藥材

中藥材的分類&藥性

2018-10-06 07:48:59 昕泰生技製藥 閱讀

神農本草經01.jpg 










2000年前,記載中國藥草的書藉「神農本草經」中,解釋了 365 種的生藥,並將這 365 種生藥分為三種。


【上藥】

為君,主養命,應天,無毒,多服久服不傷身,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。

菖蒲、人參、甘草、靈芝、薏苡仁、黃連、蜂蜜…等120種。


【中藥】

為臣,主養性,應人,無毒或有毒,斟酌其宜,欲遏病 (抵禦疾病)、補虛贏者。

乾姜、葛根、當歸、麻黃、芍藥、黃芩、防已…等120種。


【下藥】

為佐使,主治病,應地,有毒或多毒,

不可久服,欲除寒熱邪氣、 破積聚癒疾者。

附子、半夏、大黃、巴豆、杏仁、蟾酥(蝦蟆)…等125種。

這些分屬於上品、中品、下品的藥,具有互相助長的功能,所以在調配上會有一定比例。


關於上藥的介紹「多服久服不傷身」,此觀念於現代已有改變,再營養的東西,過度食用,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

 

藥性與體質的搭配

食物、藥物,都有其性向與應對,寒性生藥對治陽証,熱性生藥對治陰証,溫性生藥對治陰証傾向,涼性生藥對治陽証傾向,平性生藥對治中証 ( 陰陽証兩用 )。

 

對熱的寒處方:對於臉色紅潤又發熱的患者,應使用袪炎鎮靜的寒藥。

對寒的熱處方:對於臉色青白又手腳發冷患者,應使用讓身體溫暖行血行順暢的熱藥。

對實的瀉處方:對於身體強壯的人,為了將不必要的廢物逼出體外,可使用瀉藥。

對虛的補處方:對於身體薄弱的人,使用補性藥來增強其體力。

 

藥性略述:

所謂的「藥」,原本是指「草根樹皮」,但不僅僅植物,也包括了動物、甚至是礦物。

【上品藥】

平性者:甘草、山藥、杜仲、決明子、龍眼、酸棗仁、蜂蜜…

溫性者:黃耆、川芎、天麻、人參、桂皮、大棗、陳皮…

寒性者:黃連、柴胡、天門冬、益母草、冬瓜子、薏苡仁、牡蠣…


【中品藥】

平性者:葛根、括簍根、秦芄、香附子、枇杷葉、赤小豆…

溫性者:韭白、生薑、當歸、艾葉、麻黃、烏梅、柿蒂、蘇葉…

寒性者:黃芩、玄參、芍藥、知母、貝母、百合、防己、石膏…


【下品藥】

平性者:木通,桃仁、水蛭…

溫性者:桔梗、半夏、石榴皮、旋覆花、杏仁、蝮蛇…

寒性者:甘遂、大黃、白頭翁、釣藤鉤、丹皮、夏枯草、穿山甲…

熱性者:附子、牽牛子、巴豆…
Powered by MetInfo 5.3.19 ©2008-2025 www.metinfo.cn